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
 > 教学工作
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——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
发布时间:2022-06-24  查看次数:
专业简介
邢台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办于1983年,经过40年的学科专业建设发展,办学质量不断提升,专业发展不断突破。
2010年,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;
2010年,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;
2012年,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;
2013年,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(国际贸易学)
2017年,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建设培育
2019年,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;
2021年,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 
 

 

培养目标
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,立足邢台,面向京津冀,主动适应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,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服务中小外贸企业,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具有家国情怀、国际视野、数据思维,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、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、创新创业精神,具备健全人格与良好身心素质,系统掌握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,具备处理对外经济贸易业务能力,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贸易实际业务操作和管理的复合型、应用型高级人才。
 
师资队伍
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6名,其中教授2人,副教授6人;拥有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研究员2人,河北省“三三三人才工程”入选者2人,邢台市社科优秀青年专家2人;“双师双能”型教师比例达到70%以上。教师年龄结构合理,团队能力互补,凝聚力强。《财政学》课程教学团队入选河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,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团队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,5个教学团队参加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1项,二等奖2项,三等奖2项。骨干教师主讲课程中有4门课程获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,2门课程获批应用型课程建设。
  
 

   
专业特色
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坚持特色发展,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,基于区域“县域经济活跃、中小外贸企业比重大”实际,主动对接区域政府、行业协会和外贸企业通过开设订单班、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学院,完善“服务地方”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通过开设跨境电商微专业、引企入教,强化“扎根地方”应用型师资队伍通过将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与专业知识相结合,丰富“就地取材”数字化特色教学资源通过分阶段、梯队式的实践教学安排,优化“学以致用”实践育人体系,逐渐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,源源不断为区域外向型经济输送应用型人才。产学深度融合实践教学制度于2016年获邢台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,并于2017年作为优秀案例入选教育部《新型大学新成就-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》

 人才培养质量
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,学生应用能力得到较快提升。近年来,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,获得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一等奖2项,二等奖2项,“新道杯”沙盘模拟经营模拟大赛特等奖1项,“挑战杯”省级一等奖2项,二等奖2项,以及其他多项国家级、省部级奖项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平均就业率达到94%,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,普遍认为毕业生整体素质水平高,岗位适应性强,与企业契合度较高。除此以外,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多名学生考取四川大学、延边大学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、天津财经大学、河北经贸大学等经济学类硕士研究生,并有多人继续深造获得博士学位。